个人防护很重要 这些知识要记牢
1.老人▲适度运动,平衡膳食,保证睡眠充足。▲需要长期服药的老人应遵医嘱,不可擅自停药,可就近就医开药。▲就医时应佩戴好口罩,患慢性肺病、心脏病的老人,要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错峰出行,尽量避开人群出行高峰,以免拥挤;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场所。▲可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2.孕妇▲适度运动,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悦。▲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场所。▲产检提前预约,合理规划时间,缩短就诊时间。▲进行健康监测,出现异常状况及时咨询或就医。3.儿童▲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天气适宜时每日保证户外运动1-2小时。▲勤洗手、不乱摸,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完成相关疫苗接种;可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提
2020年预防艾滋病最新核心信息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新诊断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异性传播约占70%。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感染风险较大的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没有保护的男性同性性行为、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有偿性行为等。吸食新型毒品会使人严重丧失判断力,更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国家监测数据显示,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每100人中约有8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采取安全性行为,远离艾滋病侵害。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提高对新型“换装”毒品的辨识力,毒品可能化身成“可乐”、“奶茶”、“糖豆豆”,要增强对毒品的警惕性,远离毒品,保持身心健康。发生了不安
糖尿病防治核心信息
一、糖尿病高危人群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1、年龄≥40岁2、超重与肥胖3、高血压4、血脂异常5、静坐生活方式6、糖尿病家族史7、妊娠糖尿病史8、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二、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
新冠肺炎防控常态化个人防护之自驾出行
新冠肺炎防控常态化个人防护之自驾出行在新冠肺炎防控常态化下,如何做好自驾出行中的好个人防护呢?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自驾出行前注意了解目的地疫情和防控政策等情况,并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消毒免洗液、湿巾和体温计等。如出行前自己或同行人员已出现感冒症状,建议暂时取消出行计划,或者尽量安排近距离不跨省的出行计划。如出行过程中,同行人员出现感冒症状,应暂停行程计划并及时就医,其他同行人员要戴好口罩并做好手卫生,最好避免与出现症状人员乘坐一辆汽车或改乘其它交通工具。进入高速公路休息站休息时,应戴好口罩,配合休息站做好体温检测工作。在一些通风不好的地方或人员密集场所,例如购物和上厕所时,都要注意戴好口罩。出行就餐时,注意做好手卫生后再用餐,最好用流动水洗手。在
预防脑卒中,我想告诉你
预防脑卒中,我想告诉你一、脑卒中的危害和负担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脑卒中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防治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可防可治。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并改善脑卒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请正确选用保健食品
1.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2.选购保健食品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其功能和适宜人群科学选用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 3.选购保健食品要远离消费误区。切忌通过传销、非法会议营销、非法电话推销等途径购买保健食品。参加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免费试用、廉价旅游等活动一定要谨慎小心,提高识骗防骗的能力。 4.选购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等经营单位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网购保健食品,要注意保存相关电子交易单据,包括商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的确认书等维护自身权益的证据。 5.保健食品产品注册信息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 6.消费者如对所购买的保健食品质
口腔健康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平衡膳食模式,饮食多样均衡 口腔疾病与许多慢性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例如,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低纤维的食物,不仅与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肥胖有关,也和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密切相关。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可以同时预防全身疾病和口腔疾病。 饮食多样化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建议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每周25种以上食物,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这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也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预防龋病、牙周病、牙酸蚀症和口腔癌等口腔常见病。科学鉴别糖类,远离添加糖 (一)非游离糖的危害小 糖分为非游离糖和游离糖。非游离糖对身体危害较小,是指天然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的果糖、蔬菜中的糖和奶类中的乳糖及谷
残疾预防核心知识
一、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1.有计划怀孕,避免大龄生育。2.远离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孕育健康宝宝。3.主动接受婚前保健服务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不偏食,补叶酸,科学补碘,合理控制体重。5.防止孕早期感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6.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7.积极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访视。8.密切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定期参加健康体检。二、着力防控疾病致残1.合理膳食,少油、少盐、少糖,多吃蔬菜水果。2.坚持运动,吃动平衡,避免超重肥胖。3.不吸烟少喝酒,远离二手烟。4.学会自我健康管理,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变化。5.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6.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远离传染源,及时全程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7.保持心情愉悦,与他人和谐相处,发现心理异常及时寻求
老年健康核心信息20条解读
原文链接:http://www.pz120.com/index.php/jiuyi/index/g/c/id/109.html-->原文如下:-->一、积极认识衰老优雅向老、智慧向老、积极向老。二、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三、适度运动,循序渐进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轻中度运动项目。四、及早戒烟,限量饮酒戒烟越早越好,切勿过量饮酒。五、保持良好睡眠增加午休一小时,长期入睡困难或有严重的打鼾并呼吸暂停,应当及时就医。如使用安眠药,请遵医嘱。六、定期检测血压知晓自己的血压值,如有异常,请及时就医。七、定期监测血糖每1—2个月监测血糖一次,要监测空腹血糖,还要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八、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控油控盐、适量运动、良好睡眠、定期体检。九、关注脑卒中早期症状如下情况请拨打“120”: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偏盲,语言不利,眩晕
关于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疫苗,你了解多少?
原文链接:http://www.pz120.com/index.php/jiuyi/index/g/c/id/108.html-->原文如下:-->2020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十个“世界肝炎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监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肝炎中最常见的乙型肝炎的一些小知识: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临床表现: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黄疸、发热为主,可慢性化,甚至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传播途径: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途径传播。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发病规律:发病无季节性,潜伏期为30-180天不等。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和母婴阻断率的不断提高,我国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我支持 我参与 我行动
原文链接:http://www.pz120.com/index.php/jiuyi/index/g/c/id/107.html-->原文如下:-->“共建食品安全城市,共享世界美食之都”,这是彭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宣传主标语。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安康和幸福,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和政府公信力,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已成为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当前,彭州市正在努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广大消费者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到环境卫生整洁、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就餐,形成查包装、看日期、索票据的科学消费理念和习惯,坚决抵制“三无”产品,关注抽检信息和风险警示,权益受损要举报。共享幸福和谐,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全体市民共同的期盼,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真诚地邀请每一位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彭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
天越来越热,如何健康开空调
原文链接:http://www.pz120.com/index.php/jiuyi/index/g/c/id/106.html-->原文如下:-->夏天到来,气温越来越高,不少人已经开始使用空调了。有的人在外面大汗淋漓,一回到家就打开空调,对着空调直吹,也有的人窝在空调房里一整天等等,其实这些做法都不是空调的正确打开方式,一不小心就会吹出病来。那么不正确的吹空调行为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伤害呢?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吹空调呢?医生指出,吹空调不仅会让我们皮肤干燥、眼睛干涩、感冒受凉,还会让我们肠胃不适,而且我们开空调时一般都是关闭门窗,空气不流通,容易滋生细菌。空调房内空气往往比较干燥,长期处于这种干燥的环境,眼睛也会发涩、皮肤感觉紧绷难受,鼻黏膜和气管黏膜都会变干受损,感冒等细菌和病毒就容易趁虚而入,可能出现咳嗽、打喷嚏、流